Search


《這是一個差點自殺的洗腎室護師的故事,這也可能是你身邊護師親友的故事》
  • Share this:


《這是一個差點自殺的洗腎室護師的故事,這也可能是你身邊護師親友的故事》

全台有許多護理人員,正默默忍受職場暴力,尤其是洗腎室的護理人員。慢性腎臟衰竭患者每年花費健保約500億,全台洗腎患者超過八萬人,蟬聯「國病」首位,洗腎診所品質良莠不齊,雖然當中不乏用心的良醫,但基護工會經常接獲投訴,在偏鄉地區的洗腎室除了勞動條件差,醫療品質更是為了省錢而有許多問題。暴利讓洗腎診所供多於求,搶病人已不是新聞,造成洗腎診所的「慣病人」文化,導致護理人員被病人性騷擾、口頭暴力等據說只不過是日常?!洗腎診所為了留住有固定健保消費有如人肉「印鈔機」的病人,通常是要求護理人員再不合理也要吞。護理過勞已是常態,情緒勞動又超過一般人能負荷,如悲果加上病人施加的肢體暴力,往往是讓護理人員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!

【被病人打又慘診所吃案】
護理人員所受到的專業訓練,從來沒有教他們遇到不合理的事該怎麼辨!小祺哭著說:「照顧病人是我發自內心想做的事,沒有人感激也沒關係,沒想到會被病人惡狠狠摔巴掌!」,更糟的是即便在職場遭受傷害,如果遇到主管想要息事寧人,為了保住飯碗,很少有同事願意為你作證。沒有證人、診所硬是說監視器壞掉,小祺所遭受的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,更讓小祺痛苦想死的是,護理主管還扭曲事實,硬把被打的事講成是自己的問題!小祺說:「這次被病人摑掌,我可以理解病人長期洗腎的痛苦讓他把痛苦發洩在我身上。但真正傷害我的是不是病人,而是我被打之後,診所完全不管我死活,反而扭曲事實,強迫我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才會導致病人打我。被打已經夠痛苦了,還被講成自己活該的感覺實在太痛苦了,診所才是真正傷害我身心的元兇。」

【我只想好好照顧病人,為什麼要打我】
小祺勉強繼續到單位上班,每天早上起床只要想到要到診所,便開始出現焦慮、恐懼、噁心、嘔吐情形;這些症狀在小祺上班過程也持續出現,使得小祺根本無法專注工作。對於這個情形,10/11林姓護理長及護理部督導與林姓護師進行會談時,給予的回應僅是「這個是你自己要調適的問題」,未給予任何協助,之後也未再會談、未再提及這件事,同時也告知單位同事不准再提及此事(此對話有會談錄音檔)。林姓護師因嘔吐症狀持續且變得更嚴重,自行回診身心科,身心科醫師表示這件事是林姓護師身心壓力來源,開立抗焦慮藥物。林姓護師服用後上班情緒稍有改善,但夜晚仍然常做惡夢,經常想到病患蔡○○就發抖、想吐,症狀持續惡化無法上班不得已只能自行離職。

邀大家參加《護師別怕,我挺你》活動

邀請大家5/6 早上10點參加基護工會在衛福部的記者會,力挺說不出話但還是勇敢站出來開記者會的小祺。支持小祺,就是支持還在第一線的臨床工作,撐著惡劣勞動環境下的每一位護理師。邀你來現場給發抖的小祺一個擁抱,或是拿著「護師別怕,我挺你」的標語PO文到臉書,你的小小行動,就是對台灣護理人員最大的支持。

時間:5/6早上10點
地點:衛福部門口。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
乘坐捷運板南線,請於昆陽站4號出口出站,往忠孝東路六段方向步行右轉至昆陽街157巷(步行約5分鐘),即可到達本部衛生福利大樓。

歡迎大家明天10點到衛福部拿著標語拍照PO文上傳自己臉書。

也歡迎不能到現場的大家響應此活動,可在任何地點寫標語PO文上傳,上傳時請注意:

1、標註基護工會
2、複製本活動頁面網址
3、貼在本活動頁面或自己臉書。

請大家支持受到創傷帶著恐懼卻勇敢站出來的被暴力吃案護師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滴水穿石,靜謐的力量,如同那流動之河。 「無論如何」一詞,具體展現了「滴水穿石」的意志力。獨立書店相較於連鎖書店,它的表象是如此的弱小,但是,它的本質,所想要展現的沖撞性意志力,卻是那般的強大無論。一本書,躺在桌上,它是安靜的,但是,將它舉起來閱讀,其内容卻可以是振聾發聵的;一家書店,往往代表一個靜謐的空間。但是,作者和讀者的對話,卻可以是高分貝地激烈辯論,又或者,是低音調地戀人絮語。所以,我們「無論」。無須深奧的理論,這裡就是一個靜謐的空間。但是,靜謐自身,卻蘊含著無與倫比的力量·於是,我們將「無論如河」一詞再解構,並重構為:「無論。如河。」這是因為「靜謐的力量,如同那流動之河」。 ---- 藝術家 楊侖 2018年一月開幕,坐落於淡水河河岸老街二樓,正對著觀音山淡水河的無論如河,是由四位愛書的護理人員與西班牙歸國的藝術家楊侖跨界合作,定性為療癒與藝術書店。開書店做為護理魂的人文實踐,在2020年7月底,書店同時成立「無論如河居家護理所」,居護所做為護理精神的開展,願發揮所長,落實「書店即社區護理」的精神。 無論如河書店兼居護所的社會實踐,經營理念著重在「好生好死」,我們認為台灣過度依賴醫療已造成許多濫用與傷害,健康不只在身體,心靈及靈性亦是,願透過深化閱讀與藝術生活化之文化風氣,使人從中獲得自助助人的力量。
View all posts